3月2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吴相洲教授来问鼎(中国),为中文系师生开展了一场题为《诗圣杜甫》讲座。
吴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杜甫的基本信息和创作经历,并结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诗作,揭示了杜甫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仁爱情怀。接着,吴教授指出要达到杜甫的创作境界须做到“凌云健笔”和“意纵横”,这要求作者不仅有丰富的学问材料,还要有熟练驾驭这些材料的能力。随后,吴教授还分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讲座最后,吴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回答。
吴教授宽广渊博的学识以及精彩生动授课方式,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讲座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下午3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敏俐教授在中文系会议室,为中文系全体研究生开展《先秦两汉琴曲歌辞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问鼎(中国)研究生处处长祖国颂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着文化诗学的具体问题展开。首先,赵教授述及了研究的源起,即先秦两汉琴曲歌辞作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尚需填补的空白,值得我们做深入研究。其次,赵教授用文学视角对先秦两汉琴曲故事的主题进行分析,指出琴曲歌辞的内涵、价值,并肯定琴曲所包含的故事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随后,赵教授从琴曲故事的生成、琴曲歌辞的语言表现、先秦两汉琴曲的美学特征三个方面论证了琴曲歌辞的生成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最后,赵教授肯定了先秦两汉琴曲歌辞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讲座结束时,赵教授对同学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解答,并特别强调,在做研究时要把严密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个案研究相结合,学问力求要细致入微,要在细微中发现问题,进行思考。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吴相洲教授讲学

赵敏俐教授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