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萍萍 周梦如)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教育中曾经说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与此同时,在漳浦县的农村,有许多常年与父母相隔两地的留守儿童,他们甚至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不少问题。
问鼎手机版app外国语学院国家级重点团队“习传统体文化展文明传国情”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在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后,赶赴漳浦石榴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13日,成员们学以致用,教授留守儿童中华经典《弟子规》,学习上一阶段学到的传统礼仪——走、坐、鞠躬姿势,知“礼”、明“礼”、行“礼”在稚嫩的心灵上深深扎根。习近平总书记曾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践团成员守护乡镇留守儿童的梦想,让小朋友写下自己的梦想并互相分享。稚嫩的童声分享着“我长大后想当一名老师”,“我想当一名医生”,“我想考个好大学”。稚趣的童声诉说着美丽的梦想。当志愿者何同学走过一个小男孩的身旁,一张小卡片上写的东西令他动容:“我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好好孝顺我爸爸妈妈”。
如今,在教育方面要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要以改善农村教育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边远、贫困、薄弱学校倾斜。成员们秉持兴趣启蒙理念,为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孝”部分的定义,并将其浓缩成关键词,教会学生关键词的英语表达,轻柔的声音,细心的呵护。小孩子们大大的眼睛里满怀的好奇心,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说出了对家庭成员爱的表达,“I love you、I miss you。”
据石榴镇象牙小学的吴副校长介绍,象牙小学共有480多名学生,其中有一半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我们希望教会他们无论父母在不在身边,都要做一个知孝懂礼的好孩子。”实践队的带队老师项老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让社会各界在教育、管理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共同营造“同在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支教之余成员们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情,来到山城烽火旧址。据悉,该地是以小山城、龙岭、车本、龙溪圩为中心的闽南第一块革命游击根据地。当地小学校长告诉我们,这块遗址正在重修中,将建成红色旅游景点。“祖德重光呈瑞气,人文蔚起振家风”。在这一座染上岁月的痕迹,飞檐翘角、白墙黛瓦的祠堂内,“祖德重光”这简单的四个字,却显露了当地村民们对祖先的敬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14日下午,成员们来到黄道周纪念馆和蔡新纪念馆。探访黄道周和蔡新的教育理念和爱国情怀。成员们在纪念馆中领悟先贤智慧,学习先贤教育思想和爱国情怀,感受先贤典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蔡氏家族深受蔡新影响,忠孝廉洁、谦虚谨慎的蔡氏家风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从教育到关怀,师德到家风,成员们不负此行,领悟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了革命先烈的意志品格,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任重道远,立志不负韶华时光,不忘初心,本着习传统、体文化、展文明、传国情的志愿,青春为马,奋勇向前。
http://i.fjsen.com/wap/2017-07/18/content_1981040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