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东南网:问鼎手机版app文学院赴枋洋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师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7-21 09:44      

 

      东南网7月13日讯(通讯员 陈圆云) 7月8日至11日,问鼎手机版app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枋洋中学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深入贯彻了青年工作思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会议精神,切身落实了“两学一做”的相关精神,并引导学生们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努力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参加活动的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丽霞,教师涂敏华、陈练军,辅导员黄小乐、张雅娟、许新华,以及42名学院学生代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儒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活动分为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两类。重点项目为枋洋中学项目和民风民俗调研项目,一般项目为茶文化调研项目,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和龙人古琴项目。

      7月8日,初至枋洋中学,涂敏华老师带来了一场关于学习《论语》的讲座,她从《论语》所阐述的四个关键词“孝悌、知足、忠恕、惩忿”涉及的语录中进行分析,引导同学们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学会推己及人,知足常乐。随后,实践队与枋洋中学举行了儒家经典作品的捐书仪式,进一步落实了“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精神。

      枋洋中学项目以《论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以集中授课和小组授课为主,集中授课形式为《论语》的相关知识讲授,各组成员凭借自己独具创意的授课方案带领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遨游,感悟其魅力之所在,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诵读组的成员们选择了《论语》片段作为教学内容,详细地指导孩子们进行断句并一一释义,并从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和旋律方面着手,对孩子们的发音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纠正;课本剧组则是带领着孩子们自编自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深入领悟课本精髓,把知识搬上舞台,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书法组选择传授硬笔与软笔的写字技巧,让孩子们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醒豁透彻,蕴藉深沉。孩子们的运笔在队员们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流畅,提按分明,行款整齐古琴组带领孩子们识古琴,辨音符,听琴曲。成员们传琴技,或勾或抹或挑,孩子们都孜孜以求课堂上,实践队的成员们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与心智,采取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方式,或是知识竞赛、或是问答互动、或是有奖竞答,使孩子们学有所获,更好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悠远深意,对中华文化感之,念之,学之。在传习雅言之道中,继往圣之绝学,留华夏之文脉。

      7月9日,民风民俗调研活动在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开展。实践队走访了枋洋镇的街道,宗祠和当地的龙朝宫等地。宗祠的负责人详细的为队员们讲解了黄氏宗祠的历史和平时的祭祀活动,并提供黄氏族谱给成员们观看研究。此外,当地居民也十分注重对祖先的祭拜和敬重,队员们由此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深入了解了民风民俗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茶文化调研小组也于7月9日前往长泰芳源生态茶园进行茶文化调研。此次调研活动主题为“茶韵漳州”,旨在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的茶文化。茶园负责人首先带领着实践队的成员们品味了当地特色茶,茶汤色泽金黄,还未入口便有淡淡清香入鼻,入口后顿觉唇齿生香,且回甘久。随后,负责人介绍了茶园的制茶文化,他谈道,茶园仍保留着人工除草以及人工采茶技术,工人细致的采茶工作使得制成的茶叶均有品质保证,并且机械的均温炒茶技术也使得茶汁的精华得以完全保留。此外,茶园中还采用了矮化茶树的做法,这是为了使茶叶受光均匀。正所谓“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修身养德。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使实践队的成员们对长泰当地的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更是感悟到了“志绝尘境,栖神物外”的茶文化内蕴。

      7月11日,古琴文化调研小组前往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进行调研。古琴村的刘田老师带着实践队成员参观了龙人书院,介绍了古琴的历史背景、制作流程,还谈及了文化村的创办理念、经营方式、古琴的衍生产品,并且现场演奏了琴曲《关山月》,清音妙曲就在丝丝琴弦与轻盈的指尖之间。此次调研进一步传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对人们的现代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让人们得以在喧嚣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活动期间,实践队也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同年不童年,大爱永无言”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践队通过硬笔教学、趣味课堂、游戏互动等形式给予了孩子们别样的温暖,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们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下。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深入基层,体验教学,将文学院自身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专业特长,提供了更优质专业的社会服务。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受教育”、“长才干”,更起到了“做贡献”的作用,切身体验了“两学一做”,“一学一做”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http://i.fjsen.com/2017-07/13/content_19790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