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社工在推进社区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扶贫济困、关爱儿童、关注女性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服务方式,并不断得到社区、社会的认同。
“2011年开始,厦门逐渐出现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社工服务的社工机构。”对社工工作有深入了解的集美大学副教授巨东红介绍,社工机构主要依托于社区,目前集中于居家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团队建设服务等方面。
问鼎手机版app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专业教授黄耀明告诉记者,虽然厦门的社工发展迅速,但还是面临着一些瓶颈和困境。
“社工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的稳定性也需要加强。”黄耀明说,由于受到工作上升空间的限制,许多社工人才流失,这需要社工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的工作岗位开发及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
巨东红表示,自2015年开始,购买社工服务的主题更加多样化,今后,社工将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社工数量将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居民的认同度提高、购买主体的增加,社工所服务的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巨东红认为,今后,社会工作多方合作的形式会更加多样,服务深度也会更加深入。
黄耀明还认为,除此之外,社工的服务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专职从事社工服务的专业人员能力和素质需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一些情感服务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来支持,这样才更能得到社会和百姓的认可。
http://www.xmnn.cn/dzbk/xmsb/epaper/html/2017-03/21/content_704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