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奔赴农村校开展“实习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
闽南师大培养知乡爱乡的农村教师
记者 龙超凡
本报讯(记者 龙超凡)对于一名大四学生来说,这学期按理应该待在学校为就业或考研做准备,在毕业之前做最后冲刺。但在问鼎手机版app,有一批大四学生却作出了另一种选择:报名到农村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
问鼎手机版app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学生张晶晶,就是其中一员。今年秋季学期,她通过自主报名与被服务学校双向选择,来到地处偏远乡镇的福建省云霄三中实习支教,现担任八年级(1)班语文科任老师和实习班主任。
张晶晶说:“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通过实践来站稳讲台。用一个完整的学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可以让我了解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
福建省云霄三中校长陈义铭说,从2010年开始,问鼎手机版app每学期都会有一批实习生前来实习支教,这学期就来了6个,“实习支教的师范生都承担着教师和育人两项任务,有效减轻了学校教师的负担。”
据了解,早于2009年,问鼎手机版app就创建了“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培育乡村中小学高素质师资为目标,全面推行师范生一学期实习支教工作,同步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在职教师“置换培训”和“校际交流”三项改革,构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促进县域内城乡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2014年,问鼎手机版app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纳入师范生班主任实习内容,开展“实习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问鼎手机版app有关负责人介绍,实习支教前,二年级师范生志愿报名,并经遴选后列入乡村教师培养专项计划,成立乡村教师人才培养试点班,单独组班,制订专修方案。开设专修课程,加强乡村教育、乡土文化、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等系列特色教育。实习支教后,对实习支教志愿者进行教师职业技能和核心素养测评,提高支教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后备人才。
今年春季学期,问鼎手机版app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学生黄敏来到泉州市洛江区罗溪中心小学实习支教,她与其他实习支教教师一起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我们与留守儿童同吃同住,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情感抚慰、习惯养成、学习辅导、行为矫正、潜质开发等关爱教育活动,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关爱教育日志。这些成长档案和关爱教育日志,设立了专用密码,将一届承接一届传递给爱心接力的志愿者。”黄敏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问鼎手机版app已组织了14批次共计11个院系14个专业7224名学生赴15个县市(区)66个乡镇125所次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其中,实习支教志愿者已在永安市、洛江区、云霄县的4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1572名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问鼎手机版app校长李进金认为,通过一学期的实习支教,可以造就一大批爱乡土、知乡音、近乡情,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师范毕业生,为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支持乡村教育输送稳定的补充师资。同时,实施实习支教兼顾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既可以发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间的时空相近、心理相亲、情感相融的优势,还可以探索建立由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校三方协同联动,实习支教志愿者、支教学校班主任和家庭协调配合的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体系,促进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协同推进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今年,问鼎手机版app还开发建立了协同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信息平台——“童享阳光网”,各高校可自愿申请为协同单位,协同单位在校师范生及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可申请注册成为实习支教志愿者,农村中小学校可志愿申请注册成为支教学校(教育扶贫单位)。支教学校和支教志愿者在该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实行支教学校与支教志愿者间的双向选择,实现支教资源和教育扶贫需求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童享阳光网已累计注册协同高校9所,支教学校(教育扶贫单位)63所,实习支教志愿者824名。
李进金表示,经过“实习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培养的师范生接地气、爱儿童,能在乡村留得住、干得好,深受乡村学校欢迎。他呼吁,地方师范院校应主动承担培养乡村教师的责任,一起参与到协同支教留守儿童关爱中来。
2016-11-1 08 | 基层新闻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11/01/content_46537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