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东南网:问鼎手机版app学子赴泉州九日山考察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师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09-07 11:00      

      东南网8月29日讯(通讯员 陈培红)8月25日上午,问鼎手机版app福建省泉州市“援梦”暑期公益实践团队员奔赴泉州九日山进行考察和交流泉州海丝文化遗产。在当地友人的陪同下,实践队员参观了泉南佛国,祈风石刻等别具特色的景点。九日山,一说因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石头上的刻字,向实践队员讲述着一个个生动海丝故事。

      在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宋元时期,专门设立市舶司,负责冬季起舶、夏季回舶的海交祈风。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初保护神——通远王前祈求海船出行、归航顺风平安,并刻石留记。祈风时刻的文字是了解泉州海丝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见证。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赴九日山参观并观看了祈风仪式,赞叹“泉州这整个城市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博物馆”,并留下签名和记事在石刻之上,供后人参阅。虽然实践队员此次没能观赏到祈风仪式,但是,在当地友人的介绍下,实践队员都对祈风仪式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至今,在泉州沿海地区,人们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海丝文化,每年都会重演祈风仪式。

      在考察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在九日山中发现佛教的踪迹,“泉南佛国”摩崖石刻,体现了泉州对宗教文化的包容性,更印证了泉州“兼容并蓄”的城市性格和魅力。此外,历代名人题刻甚多。

      在参观过后,实践队员倾佩九日山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并一致认为需要结合社会多方力量,免费开放九日山,让国内外游客免费消费九日山海丝文化遗产,让海丝文化遗产更平民化,更大众化,以至深入人心。

      当天下午,实践队成员来到源和1916艺术园区5号楼聆听最后一场南音表演。据悉,源和1916作为泉州独具艺术风格的园区,5号楼每日都有南音演唱表演。并且,如同泉州府文庙一样,听众们观看表演时,能够享受到茶水以及点心。一曲终了,队员们同表演者们探讨南音精髓——南音的发音、节拍,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渠道。几位艺术家们表示,现代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最主要还是要靠年轻一代;同时,政府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像这样的免费观赏应当在泉州多个地区举办,并且要创办南音培训基地,鼓励青少年踊跃参与。探讨完后,队员们与艺术家们拍照留念,结束了此次文化之行。
 

http://i.fjsen.com/2016-08/29/content_18382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