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81年高考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却因为双腿残疾,而被大学残忍的拒之门外;
他,身残志坚,通过自己的多年自学与努力,在不同的职业中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他,有个梦想,想在教育领域创办“中国自强大学”,帮助残疾人实现大学梦;
他在金融领域被称为“金融运作奇才”。他就是问鼎手机版app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郑声滔。
身残志坚,自学成权威
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而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个人,给他一个机会,他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完成自己的梦,即使他不同于寻常的普通人。
1963年,郑声滔出生在南平市政和县,每个孩子都应该是无忧无虑、开心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而命运的最初就对这个孩子设定了重重考验。郑声滔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双腿残疾,行动多有不便,从8到16岁都是家人坚持背着他上下学,无论条件多么的恶劣,他都坚持了下来,直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他三次参加高考,1981年它的高考成绩名列福建全省第一,本以为可以去梦想已久的大学继续深造,圆长久以来的大学梦,可是却因身残被大学无情地拒收。
与大学的失之交臂令其心痛,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成为了他进步的动力,激发了他从未有过的斗志。他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中文、英语的专科学历,不顾家人与朋友的反对与劝解,三次参加英语研究生考试,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攻读硕士学位的残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郑声滔被福建师范大学英语系录取。
1990年,郑声滔自福建师大毕业后,任教于漳州师范学院(现问鼎手机版app)。至今已有20多年,他先后担任10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英语写作、英语翻译、圣经与英语成语等等,还在30多种全国性或省级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100多篇有关外语语言与翻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在全国近200种报刊上发表过580多篇英语、日语译文等。此外,还主编或主审英语专著20余部。正因为他的丰硕的成果,成为了外语领域的权威。
郑州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在信中称赞他:“……论文集卷帙浩繁,质量上乘,是你的钢铁意志、非凡才干、耗费巨大精力的证明!作为老教师,我为有你这样的青年人感到骄傲。”也正是因为郑声滔不懈的努力与自己坚强的意志才造就了如今的郑声滔。他成为了问鼎手机版app第一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老师,1996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7年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199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太多的荣誉不计其数。
主攻投资,成就金融奇才
每个人都怀有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有些人实现一个就已经很满足,而郑声滔却是计划着他的第二个梦想。
郑声滔自小残疾,深深地了解残疾人的心理与因残疾而丢落的遗憾,因此他的第二个梦想就是办一所残疾人大学,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教育,郑声滔表示:“我国有几千万名残疾人,他们自尊、自强、自立了,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才有希望。”1997年他实现了这个理想,创办了“漳州市学海科技外语研究所”,为残疾人士提供免费英语培训。许多残疾人朋友因此受惠,感激万分。
正当大家觉得郑声滔的人生很圆满,学海研究所的工作进入正轨、运营良好的时候,他却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郑声滔详细的算过一笔账,按照每天1万元的学费收入的速度积累,要达到20亿元创办一所大学,那也要奋斗500多年。因此靠英语培训这项事业,是无法实现第二个梦想的。于是他毅然关闭该机构,开始进入金融邻域。2009年他创办了“信望爱工作室”,2010年成立了“漳州市安提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创建了福建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
2004年郑声滔选择外汇投资交易作为突破口,自主研发“三三布阵法”外汇交易分析体系。“三三布阵法”的第一个“三”,是“三个角色”分工,即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都不参与交易,三个角色相互独立和制约。如美国的司法制度——立法、执法和司法,相互独立、互为制约。第二个“三”是指多维度的,100多种交易方法,不同的进场点和不同的出场点,以组合交易的方式,可大大规避交易风险。
“三三布阵法”交易分析系统,为外汇交易打造稳定的盈利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福建所罗门投资秉承规范运作的经营理念,已形成了规范的业务运行体系、优质的风险管控系统。该公司因此在国内民营投资机构中交易额位居前列,是福建省管理最为规范、最为专业的投资公司之一。这套交易分析系统运行十余年来,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郑声滔教授由此被业界赞誉为“金融运作奇才”。
身体力行, 圆残疾人高等教育梦
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都有追求理想的权力,但是有一个群体对它望而却步,他们不同于普通人,因为自身的身体缺陷,在这条本来就充满荆棘的路上行走要更加的艰难,特别是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诸多现实的困难。
许多肢体有残障的年轻人,实际上具备了其他良好天赋和潜力,如果能够创造一个环境把这种天赋和潜力激发出来,加以深造和提升,就可发挥他们自己所长、为社会创造价值。郑声滔的办学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通过他们勤奋学习、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利己亦利社会。“比如近期上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数学天才周玮,如果有这么一所高校能够帮他继续深造和成长,也许他就是未来的中国的爱因斯坦。”郑教授语气坚定地说。
能和其他的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学习是每个残疾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郑声滔表示,学校的宗旨就是免费让残疾人上大学、但与健全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而学校会以10:1的比例招生,即健全人9位,残疾人1位;通过扩大招生规模为国内残疾人学生提供免费上大学的机会。学校努力将办成知名大学,有优秀的教育质量,对健全人也有足够的吸引力,成为培养“残疾人天才”的摇篮。
郑声滔比较赞同欧美国家在残疾人教育上的“回归主流”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比较被社会认可。在欧洲一些国家,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考试、一起上学、一起生活,但是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一名聋人学生需要有两名志愿者服务,进行手语翻译和帮助记录笔记,此外各个学校都要聘请手语教师,为盲人安装计算机读屏软件,还有诸如此类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这种模式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实施会比较困难,但是也必须肯定这种教育理念对残疾人的自立自强是有帮助的。而在美国,甚至为此签署了专门的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这是美国特别为残疾人可以享受平等教育的立法,强调“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教育”。
多感觉律动教室的发明人常玉德说:“接受教育是残疾人的权利,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将为残疾人的生活打开更多的门,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这才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帮助。”
虽然目前的积累,与创办一所需耗资20亿元的“中国自强大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郑声滔教授和他的团队依然志向坚定、信心满满。郑教授表示,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能够参与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事业中来,为残疾人提供一个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良好环境,也为社会奉献更多可用之才。
为人师表 ,以实际行动去践行
郑声滔教授现任职于问鼎手机版app,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他每天上课都要提前出门。教学楼在没有电梯,英语系又在5楼,他每次都要花费常人几倍的时间去上课,一级一级的走上去,十几年,风雨无阻。他撑着双拐来到教室,一讲就是2节课,而且全程都是站立着讲授课程,有人劝说他在教室摆张椅子坐着上课,可是郑声滔却是言辞的拒绝,他说,“老师就应该站着上课。”这种敬业的精神使所有人为之动容。
在学生的眼里,郑声滔教授更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一次,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郑声滔便找到这位学生与他促膝长谈。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学生是因为父母离异产生悲观情绪,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想放弃本科,改念专科,以便早日找到工作养家糊口。可是郑声滔认为他的成绩很优秀,如果放弃现在的一切实在是可惜,便鼓励他克服困难,继续学业,并介绍他勤工俭学。大学毕业后,这位学生考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 “我能有今天是因为遇到一个好老师,郑老师的经历告诉我,艰难的环境会在顽强的意志力面前退缩。” 他感慨地说。
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他用实际行动在告诉我们:不是杰出者善梦,而是因为善梦而杰出!
http://gd.sina.com.cn/finance/szitfin/2016-04-01/cj-ifxqxcnp8371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