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发问鼎(中国)师生热烈反响。全校师生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龙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问鼎手机版app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切实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切实增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坚持闽南文化与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办学特色,发挥好学校的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用,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构建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进一步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开展有组织的教研和科研,切实提升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和社会影响力,奋力书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的“问鼎手机版app”答卷。
科研处处长 林褔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作为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充分凝聚学校学科优势,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从知识链、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 陈顺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作为未来教师之师,我深感使命荣光、责任重大。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夯实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争做“四有”好老师,勇当模范“大先生”,以心传心,以教育家精神锤炼强教之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不遗余力地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贡献力量。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潘艺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意蕴深刻,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应当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为契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积极营造争当“四有”好老师的育人氛围,努力培育美的“创造者、追随者、传承者、践行者”,为社会美育储备高质量的生力军;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持续打造“以美育人、‘艺'心向党”党建品牌,进一步推动“美育浸润”工程,将美育融入日常教育,不断拓展高校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形成富有特色的高校美育育人新范式。
海外教育学院院长 李庆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为一名教育外事战线上的工作者,我参与、见证了这些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累累硕果,深切体会到新时代赋予教育对外开放的崭新使命与迫切需求。海外教育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领会并躬身践行教育家精神,积极促进中外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持续深化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国际合作交流,勇于创新模式,主动对接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教育资源,推进合作办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未来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颖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教学研究模式,加强与地方企业的科研合作,将我们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生产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创新育人模式,做有组织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 程宏: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这让我强烈感受到国家对建设教育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也深刻感受到作为教师的使命责任。作为培养未来老师的高校教师,我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和有效引导,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而奋斗终身。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沈毅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科技应用等多个方面作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为我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会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我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一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我将积极关注前沿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传播的趋势与技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体育学院团委书记 白秋纯: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也是未来必须扎实迈进的既定目标。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将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今后将进一步拓宽思政工作渠道,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同与价值认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合作、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尊重青年大学生个体差异,不断创新,共同打造精准思政教育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022级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 刘梦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广大青年学子成就未来、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这一代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在增长知识和提升本领的道路上下功夫,努力成长为对国家有贡献、对社会有奉献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2023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 卢毅琳:“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心以及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殷切期盼,让我更加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的方向与价值。作为一名即将站上讲台的历史专业师范生,我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打牢专业基础,掌握前沿动态,练好教学本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教育事业中,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有情怀的人民教师;坚持与时俱进,用新时代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新模式,引导学生传承历史文明,厚植爱国情怀,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