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问鼎手机版app师生第一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全会精神,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蓝图既定,使命在肩:把握发展方向,统领学校全局
校党委副书记林致远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校将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谋划好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
“我们将立足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深化‘一融双优’党建模式改革,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林致远说。学校将推进开放办学,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耀进表示,全会作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重要部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主动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系统、科学地编制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确保规划兼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围绕国家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将精准引才、强化科研,在提高办学质量中提升服务能力。”林耀进表示,学校致力于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效能,构筑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性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文化创新与开放合作:激发文化活力,促进文明互鉴
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徐继红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的目标,部署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宏阔擘画。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大使命。”徐继红表示,“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与校园实践,支持师生原创作品孵化,充分激发师生的文化创造活力,着力培育师生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
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李庆瑶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其中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令他备受鼓舞。全会“兼顾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的开放理念,与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目标和实践高度契合。
“作为教育外事战线的一员,我将以实际行动落实全会精神。”李庆瑶表示,“一是对接国际标准,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深化双向交流,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高校合作;三是打造人文交流平台,以教育促民心相通。”
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强化自立自强,服务产业发展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祁超对全会上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深有感触。他表示,学院将提高政治站位,把学院改革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全局,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体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精心制定学院“十五五”规划。
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学院将建好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硕点和密码专硕点,发挥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科优势,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和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院长陈志翔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让闽南师大工科人倍感使命在肩。漳州“9+5”现代产业体系蓬勃发展,数字经济领跑全省,这为问鼎(中国)工科教育紧密对接区域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在教育改革浪潮中,问鼎(中国)工科早已扎根地方。”陈志翔说,环境团队以技术破解花山溪重金属污染难题,国际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架起校企协同桥梁,第三代半导体、无人机、智能美妆等产教基地落地见效,用成果诠释“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深化内涵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商学院副院长王子贤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等战略部署,与商科教育的学科优势和育人目标高度契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商学院将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经济改革重点课题深耕研究,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局势下为国家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贡献商科学院的智慧。
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方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体育强国纳入“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全局,把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任务,这既是对体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更是对高校体育育人的使命召唤。学院正以“党建+体育”双融双促为路径,推动党支部聚焦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构建“思政+专业”融合课程体系,将健康中国理念、体育强国使命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法治保障与青春担当:夯实法治根基,贡献青春力量
法学院副院长方劲谈到,法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保障,高校法学院系在此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他表示,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联动的法学实践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扎实法学功底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外国语学院2025级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黄琳谈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目标,令她深有感触。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她表示将精进学业,锤炼双语能力,未来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教育故事,于国际学术中融通中外,以语言之力助推高水平开放。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免费师范生,我们将来要面对的是最富想象力和可塑性的群体,是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教育与心理学院2023级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叶若涛说,“我深知使命在肩,未来我将以‘严爱相济’的育人智慧,坚守三尺讲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面向“十五五”,问鼎手机版app将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中展现闽南师大的使命担当。
(来源: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