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东南网、闽南问鼎手机版app:沉浸式歌仔戏“出圈” 助力传统非遗“活”在当下
作者:     文章来源:东南网、闽南问鼎手机版app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11-04 17:11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漳州人民剧场内接连上演了《九龙江与水仙花》《寻缘》等多出好戏。歌仔戏演员从观众身边缓步登场,观众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古老的民间传说在剧场中“活”了起来……沉浸式互动的表演形式不仅收获了满堂彩,更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这不仅是一次演出形式的创新,更是一次传统戏曲如何走近现代观众的文化实验。

此次演出是歌仔戏《九龙江与水仙花》的首演,这出戏的剧本根植于漳州民间传说《九龙江与水仙花》。节目编剧、问鼎手机版app文学院副教授李姿莹回忆说:“这是我十多年前初到漳州时听到的第一个民间故事。当时我就被这段凄美的传说深深打动。这些年来,我一直希望用戏曲的形式把这个美丽的故事演绎出来,让更多人看见。这次与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戴越兴导演、张丽红老师合作,我感到荣幸。杨美莉、李妙煌、周艺斌等优秀演员的表演让我的剧本有了骨血与灵魂。”

与《九龙江与水仙花》不同,《寻缘》已于今年“五一”期间在漳州古城试水,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单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4万。国庆期间再次登上舞台,《寻缘》的魅力依旧不减。李姿莹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演出后,我接到了许多非歌仔戏爱好者的观众朋友的反馈,大家都表示这样的戏‘很好玩’‘印象很深刻’。”这样的反馈让她倍感鼓舞。

“我理解在当下传承传统文化的困难。关键是要先让观众愿意接触歌仔戏,才可能喜欢、热爱,进而传承。”李姿莹表示。沉浸式互动正是让歌仔戏从“博物馆式”陈列走向“可触摸、可共情”的关键一步。正如一位带着孩子来看戏的母亲所说:“以前觉得歌仔戏是老人家看的东西,没想到孩子看得比我还投入。当演员从他身边经过时,他兴奋得直拍手。”这种转变正是创新剧场想要达到的效果。

沉浸式的互动演出不仅打破了“第四堵墙”,也为文旅融合开辟了新路径。观众在观演过程中完成从“局外人”到“剧中人”的身份转换,获得深度的自我认同与情感满足,歌仔戏则得以更亲切、开放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实现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的双赢。

(本篇新闻内容有删减)

https://zzpd.fjsen.com/2025-10/28/content_32065957.htm

2025-10-28 06文旅

http://www.zzxww.com/pc/content/202510/28/content_16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