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闽南网:闽南师大面向全国建支教平台 助推留守儿童关爱教育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师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04-06 07:48      


  闽南网4月1日讯 4月1日,由问鼎手机版app开发的协同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信息平台——“童享阳光网”正式开通。今后,全国志愿者和教育扶贫学校可在该信息系统内,实行双向选择和精准对接。

4月1日下午,闽南师大协同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信息平台正式开通新闻发布会举行

 

闽南师大李顺兴副校长点击开通“童享阳光网”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据了解,目前,全国约有留守儿童6000多万名,其中福建省约有28万。为吸引更多师范生和志愿者投入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倡议更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和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参与该项工作,闽南师大按照“教育扶贫、精准帮扶”和“互联网+教育”的思路,开发了“童享阳光网”这一平台。

  该校建立此平台,力求搭起一座连接实习支教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桥梁,试图逐渐走出了一条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模式,同时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据闽南师大李顺兴副校长介绍,该平台向全国高师院校及其实习支教支援者、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开放。全国各地高师院校都可以志愿注册申请为协同单位。协同单位在校生及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可申请注册成为志愿者。

  同时,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均可志愿申请注册加入成为教育扶贫单位,并可在这一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因此,通过该平台,志愿者和教育扶贫学校可实行双向选择和精准对接,从而建立区域性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与关爱服务信息数据库。

  “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促进留守儿童阳光健康成长。”李顺兴副校长表示,建立该平台的总目标之一是推动实习支教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的日常关爱教育,希望留守儿童在关爱保护之下,得到良好的教育,更好地成长、成才。

  另外,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是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并不完全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本质上是爱的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专家、闽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余益兵介绍,“留守儿童”一词只是为了表述方便而已。学校通过支教等形式,目的就是为了让儿童感受到社会的爱,理解社会的爱,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付出爱。

  余益兵还说到,在童享阳光网”大平台之下,还有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数据库的子平台。这里除有官方摸底调查数据之外,还增加了心理发展的动态监测,有在线心理咨询和辅导功能。儿童可以通过这样一更私密的平台,实现和全国留守儿童研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对接。

  据了解,“童享阳光网”的开通运行,将成为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实习支教师范生、志愿者的交互平台。(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文/图)

 

http://zz.mnw.cn/news/114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