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闽南问鼎手机版app:闽南师大迎来首届足球运动专业本科生: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问鼎手机版app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0-11 14:54      

闽南师大足球课堂 本报记者 陈慧慧 摄

今后,学生不必在“学习”和“踢球”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学习踢球”也可以上大学啦!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足球运动专业作为24种新增专业之一,被纳入最新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0所高校首次新设足球运动专业,新增设的足球专业归属体育学类,授予教育学学位。在福建,只有福建师范大学、问鼎手机版app位列其中。

足球成为大学本科专业,畅通了校园足球人才升学通道,贯通了体校和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的衔接路径。但作为家长和学生,更关心的是,大学足球运动专业主要学什么?毕业后,能否成为职业球员加入国家队?日前,记者前往闽南师大足球运动专业课堂开展探访。

从“专项”变为“专业”

秋高气爽,在闽南师大五人制足球场上,“足球小将”挥洒汗水,奔跑对抗。他们就是首批进入闽南师大足球专业的学生。

“今年闽南师大共招收足球运动专业新生30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4名。”闽南师大体育学院足球运动专业负责人贺珷介绍说,目前,足球专业招生主要按照各省招生政策统招录取,个别省份招生需要进行足球专项考试。

事实上,在今年升级为本科专业之前,足球就已设置在学校体育学院学生选修课程中。

从“专项”变为“专业”,本次开设足球运动专业有什么不同?“将专项选修独立成专业,针对性会更强。”贺珷说,由于全国30所高校都是首次开设足球运动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目前全国暂时还没有专门为足球运动专业设定相关教学教研指导意见,在课程设置上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探索中总结最佳教育方式方法。“目前,学校足球专业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深度融合的方式,建构‘专博相济’‘底宽顶尖’的课程体系。”

当然,培养出优秀的足球队员,绝非一日之功。从高校的培养方向中,不难看出其培养人才的“多元性”,不少学校在足球课程的设置上因校制宜,独具匠心。比如,闽南师大足球运动专业,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50%。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专业基础类课程,以及足球训练理论与实践、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足球运动历史与文化、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每个学期都设置了足球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类课程,注重学生在足球技战术的灵活运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还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人才,参与指导教学。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足球运动专业纳入高校名录,让不少学生及家长看到了足球发展的全新途径。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闽南师大首批录取的30名“足球小将”来自天南海北,他们有的已在绿茵场上“征战”多年,有的还是第一次接触足球运动。

来自广西北海的苏晨,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踢足球,“于我而言,足球不仅是兴趣,也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坦言,能将足球爱好与大学学业结合,感觉很幸运。未来是否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苏晨说,要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光靠热爱还不够,更需要刻苦训练,磨砺过硬的技战术水平,“我会继续努力,希望以后能够投身与足球相关的事业中”。

作为为数不多的足球女将,来自莆田的邱欣怡此前并未接触过足球。为何报考足球专业?她坦言:“体育项目有许多共通之处,希望全新的尝试能为未来开启更多选择。”刚刚入学,虽然对足球运动专业仍旧有很多未知,但邱欣怡表示对足球专业中一些高新科技的技术领域颇感兴趣。“未来我会报考裁判证、教练证、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书,希望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把运动的快乐带给更多的孩子。”

课程面临机遇与挑战

足球运动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踢球、走职业化道路。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共设有足球学院31所,每年招生不到3000人,招生规模很小。与我国现有的足球学院不同的是,高校设置足球专业,除了培育选拔高素质足球运动人才以外,也面向学校体育教学领域,培养具备一定运动技能和较强体育教学能力的校园体育人才。

“一专多能”,成为足球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的指航标。“作为足球运动的本科专业,除了和足球运动相关的实训课程,也会涉及其他领域,比如,比赛数据的监测与分析这种相对来说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贺珷介绍说,除了培养教练、教师等专业训练岗位之外,也希望能培养更多与足球运动相关的科研、管理等人才,全面、系统地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可以预见的是,足球运动专业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比如,如何构建科学的足球教学系统?如何优化培养方案,满足产业和社会需求?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贺珷认为,校园足球人才是重要的人才库,其地位不可忽视。“足球运动的体教结合目前仍有空缺,高校在校园足球这一块上也相对空白,足球的后备人才培养链条依旧不连贯。”他认为,在高校开展足球专业,培养人才,这一举措能够畅通校园足球人才升学通道,推进体校和普通本科培养路径的有效衔接和贯通,让体育回归教育、足球立足学校,将为校园足球优秀苗子疏通成长成才的进阶通道。

☉本报记者 陈慧慧 实习生 刘昱鑫

2024-10-11 05教育周刊

http://www.zzxww.com/pc/content/202410/11/content_14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