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跨越八个时区抵达漳州时,郑苏梦正在准备一周之后的教师技能大赛。这位外国语学院的“学霸”没有停下学习,对她而言,这封来自QS(2024)世界排名第9的名校offer,不过是求知路上新的起点。
深耕:在语言学沃土中向下扎根
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平均绩点91.6,国家奖学金得主……这些闪光的标签背后,是郑苏梦在外国语学院一千多个日夜的执着求索,自习室的座位见证了她从晨曦到星辉的研读时光。她一头扎进语言学的浩瀚书海,从基础语法到复杂语义学,从经典文学作品到前沿学术研究,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她反复咀嚼、消化。
正是这些努力,让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田家炳杯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二十余项赛事中屡获殊荣。在准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时,面对海量的词汇、复杂的语法以及形式多样的题型,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背诵单词、练习听力,钻研语法难题、模拟考试。在田家炳杯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为了打磨一堂完美的英语示范课,她与指导老师一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录下视频练习教姿教态。正是这些脚踏实地的努力,让她在学术与实践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向下扎根,汲取养分。
绽放:在三尺讲台上向上生长
从教学助理到支教老师,从实习教师再到雅思教师,郑苏梦的实习轨迹勾勒出新时代师范生的成长图谱。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她通过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学生参与度,并制定策略来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在没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她用日常用品作为辅助工具,用回收材料制作工具,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户外教学。担任雅思教师期间,她将二语习得理论转化为个性化教学方案,帮助多名学生突破语言瓶颈。
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在课余时间的公益坚守:为白血病患儿进行英语学习方面的引导, 为乡村的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和情感支持……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正是一个未来教育者的初心写照。“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她在支教日记里这样写道。
超越:在世界舞台上向阳而生
UCL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录取,意味着郑苏梦将踏入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教育学科榜首的学术殿堂。在这里,她将学习如何从社会文化、话语、双语、认知和全球视角审视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育,深入探究语言习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
“从九龙江到泰晤士河,变的是求知疆域,不变的是教育理想。”面对未来,这位共产党员的目光坚定而温暖。正如UCL校训“Cuncti adsint meritaeque expectent praemia palmae (让所有努力赢得桂冠)”所言,郑苏梦同学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天道酬勤”的道理,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学子勇敢追梦,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645658490188029578&item_id=6645658490188029578&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